一、產生畸形菇的原因及避免措施
畸形菇降低產品等級,甚至失去商品價值,影響栽培經濟效益,這個問題普遍存在。常見的畸形菇有:菌蓋緊抱不展,呈“拳頭狀”;柄長肥粗、蓋小,呈“花瓶狀”;蓋凹陷、邊裂外卷,呈“破碗狀”;蓋窄長,呈“牛舌狀”;蓋面斑點,呈“麻臉狀”;蓋中瘤腫突起,呈“脹腹狀”;兩蓋并展、柄緊連,呈“蝴蝶狀”;蓋彎曲不平,呈“波邊狀”;蓋圓包裹、菌褶收縮,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3-08
在草菇生產過程中,經常見到成片的小菇萎蔫死亡,造成經濟損失?,F把死菇原因及預防措施總結如下。
一、通氣不暢 草菇是高溫型好氣性真菌,生長發育過程需要足夠的氧氣。在栽培過程中為了提高堆溫,有時薄膜覆蓋時間過長,使料堆中的二氧化碳過多而導致缺氧,小菇因通氣不良,排氣不暢,難以正常長大而萎蔫。播種1-4天內,要注意每天通風半小時,隨著菌絲量的增大和針頭菇的出現,要適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3-08
疣孢霉病又稱濕泡病、白腐病,它不僅危害蘑菇,也危害草菇、平菇、香菇、銀耳、靈芝等。如不進行有效防治,則連年種植,年年復發,輕者減產40%,重者可造成絕收。
一、危害癥狀 該病菌只浸染子實體而不侵害菌絲體。生長發育中的菌絲能刺激疣孢霉孢子的萌發。第一茬菇發病,其傳染源通常是覆土及舊菇架;后幾茬菇發病則是由水、工具及人為操作再次傳播而引起的。若在菇蕾形成期被浸染,其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3-08
蘑菇對環境的反應較為敏感,不良的栽培環境,會使其正常的生長發育受阻,產生各種異?,F象,導致蘑菇減產、質量降低。蘑菇常見的生理性病害有菌絲徒長、硬開傘、薄皮早開傘或出現地蕾菇、空根白心菇等?,F介紹如下:
菌絲徒長
癥狀:菇床覆土調水以后,蘑菇絨毛菌絲會持續不斷地往細土表面生長,嚴重時會形成一種細密的、不透水的菌被,從而推遲出菇時間,降低蘑菇的產量。
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3-06
(一)香菇菌棒高溫“爛棒”原因
1、溫度 香菇是低溫和變溫結實性的菇類,溫度是影響香菇生長發育的一個重要因素。一般來說,香菇菌絲發育的溫度范圍為5~32℃,最適為23~26℃,在10℃以下和32℃以上生長不良,在35℃停止生長,38℃以上死亡。在較高溫度條件下,如在45℃的培養液中,經過40分鐘菌絲就死亡。云和縣香菇菌棒“爛棒”一般發生初期在7月底至8月初。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3-06
雞爪菌屬于競爭性雜菌,是一種蕈狀芽孢桿菌寄生雞腿蘑菌絲體上,與雞腿蘑菌絲爭奪營養,然后轉入生殖生長,產出形狀似雞爪的子實體。雞爪菌的菌絲初期灰白色,后形成索狀向料層伸展,然后爬上料面產生原基長于土層表面。雞爪菌子實體初期為淺褐色或棕紅色,內部白色木質化,聞有異味。
雞爪菌原生于土壤腐殖層,子實體成熟后散發擔孢子,通過空氣、土壤、水、堆肥以及昆蟲等傳播。在溫度20-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3-06
褐腐病
病菇幼時受侵染,無法進行分化,后期則形成不規則的灰白色“疙瘩頭”,如菌蓋極厚如拳,或菌柄菌蓋難以區分等,且在表面著生一層“白毛”,溫度在20℃以上時,4~5天病菇色澤變暗,繼之腐爛,滲出褐色、醬油狀液汁,并腐爛、發臭;若棚溫低于20℃,該過程變長,約需7天以上。子實體生長中期受侵染,則在菌蓋表面出現褐色病斑,菌柄呈粗胖狀,繼之菇體變軟,亦滲出暗褐色液滴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3-05
當前,為害金針菇的病害主要癥狀是在菇蓋上生成一些斑點,這是啥病害呢,該怎樣防?
黑斑病。這是一種由假單孢菌引起的細菌性病害。發病后,金針菇菌蓋出現橢圓形褐色或深褐色斑點,初為針尖狀,擴大后直徑達2~4毫米,邊緣整齊,有時菌蓋開裂。防治方法:最重要的是控制好適宜的溫度和濕度。對菇房灑水時,不可將水直接灑在金針菇子實體上,特別不可用冷水噴灑。菇房內的濕度不可長時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3-04
夏季栽培平菇,因高溫高濕,蟲害和雜菌嚴重發生,易使平菇失去商品價值。如何預防夏季栽培平菇的蟲菌為害,現介紹如下:
一、場地消毒。把整個栽培場地用敵敵畏噴霧消毒,地面上撒一層生石灰,把窗戶和通氣孔裝釘窗紗防止害蟲進入。
二、培養料消毒。配方:棉籽皮99%,尿素1%,把水用石灰調到pH值12,加多菌靈0.2%(含量25%),敵敵畏0.1%(含量80%)。拌好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3-02
近來有關秋栽食用菌蟲害問題的咨詢較多,經實地調研發現,今秋食用菌蟲害相對發生嚴重,有的菇棚幾乎成了“蟲棚”,并由蟲害而引發了大量雜菌污染和嚴重的病害,令菇農損失慘重,今請專家根據調研結果,向菇農朋友介紹一下有關秋冬季節害蟲的“防”與“治”,以減少菇農的損失。
蟲害發生的種類與鑒別
1、菇蚊菇蠅類:秋季栽培一般采用發酵料,如平菇、雞腿菇以及雙孢菇等,體形較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3-02
平菇畸形的發生應該與晝夜溫差大有很大的關系。進入冬季以來,氣溫持續偏低,為了讓平菇快速生長,有很多菇農刻意提高白天棚溫,一般情況下在下午約三點以后,因為繼續保持通風,棚內的溫度便開始快速下降,由于當前使用的菇棚大多比較簡陋,保溫性能差,到了夜間,溫度可以降到4-5℃甚至更低,因為溫度低,料溫低,所以菌絲傳輸營養的能力就很差,在白天溫度短時間較高的情況下,子實體生長較快,但得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3-02
在香菇生產的過程中,常受到病蟲的危害,如果防治不利,會使香菇栽培陷入惡性循環的境地,輕則造成減產,重則栽培失敗,所以,必須引起高度重視。
一、木霉
木霉又稱為綠霉菌,廣泛分布于各種植物殘體、土壤和空氣中。木霉靠孢子傳播,常借助氣流、水滴、昆蟲、原料、工具及操作人員的手、衣服等為媒介,侵入培養基內,一旦條件適宜就萌發繁殖為害。當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3-01
(一)功能與用途
冬季栽培的食用菌菌絲體生長的極限最低溫度都在3-6℃之間,如果遭遇0℃以下氣溫,菇棚(房)只要能提高2-3℃的溫度就可以減少菌絲的凍傷。菇棚(房)保溫、防止菌絲體細胞結冰,避免造成機械損傷是當前食用菌防寒防凍工作的重點。
?。ǘ┘夹g簡介
1.清除冰雪,開溝排水。及時清除菇棚(房)頂部及周圍蓄積的冰雪,防止菇棚(房)倒塌。在菇棚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3-01
食用菌的菌種制作是食用菌栽培的前提,純度高生命力強的菌種是食用菌栽培取得豐產優質的先決條件。菌種質量的好壞不僅關系到一個種菌場的經濟效益高低和信譽好壞,而且關系到廣大菇農的栽培效益。隨著食用菌產業的大發展,菌種的生產量不斷擴大,由于菌種污染而造成的經濟損失也在成倍地增加,這已成為食用菌發展不可忽視的問題。從菌種生產的各個環節入手,客觀地分析造成污染的原因,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2-28
一、利用害蟲的習性進行防治
1.噴絲性。菌蚊的幼蟲有吐絲的習性,又群居拉網,一般用絲將菇蕾罩住,很容易發現;另外其蛹有白繭,也容易被看到,對這些害蟲可進行人工捕捉銷毀。
2.怕燥性。癭蚊有幼體繁殖的習性(即一頭幼蟲可從體內繁殖20多頭小幼蟲),但癭蚊蟲體小、怕干燥??蓪l生蟲害的菌袋放在陽光下曝曬1~2小時,或撒石灰,則蟲多干燥而死,可降..
[詳細內容]更新時間:2014-02-27